为促进电力行业技术创新与交流合作,推动虚拟电厂技术在东营地区的应用与发展,8月15日,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在东营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十六期会员咨询服务日暨东营地区虚拟电厂技术交流会。本次活动由协会售电专业委员会及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吸引了全省100余家会员单位代表、东营地区重点用能企业及相关用户企业,共计200余名代表积极参与。

活动在东营举行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邱娜娜致辞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邱娜娜在致辞中热烈欢迎与会代表,并指出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绿色低碳成为发展主旋律,电力行业转型对全社会至关重要。她强调山东电力系统正经历深刻变革:电源结构上,新能源已升级为主体能源;运行机制上,调度市场化、供应多元化、供需关系向双向互动演进,用户角色正从“用电方”升级为“发用电一体”的主动参与者,并拥有前所未有的交易选择权。 面对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的爆发增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邱娜娜呼吁企业深刻认识变革,积极把握机遇,探索应用虚拟电厂等创新技术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灵活性难题,并深度参与绿电绿证交易,以此践行绿色转型、提升竞争力,共同推动山东及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电力交易中心专家介绍山东电力市场建设运营及虚拟电厂发展情况
随后,山东电力交易中心专家详细介绍了山东电力市场建设运营及虚拟电厂发展情况。他指出,山东电力市场历经改革,已构建起“统一市场、两级运作”、涵盖中长期、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的完整体系,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虚拟电厂作为新型市场主体,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市场交易,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市场机制同时有力支持绿电绿证交易,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山东电力市场正朝着更加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稳步发展。

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朋进行成果发布与经验分享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东营市首家虚拟电厂——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运营的项目进行了成果发布与经验分享。该虚拟电厂于2025年6月10日完成注册,7月初正式投入运营。项目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分散电源和负荷的聚合管理,具备实时监测、调压、调频、调峰等功能。目前,项目已接入4家企业资源,总聚合容量23.885MW,可调节容量6.25MW。公司计划于2026年将项目规模扩大至200兆瓦,以更好地满足区域峰值用电需求,为新能源消纳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举行东营市首家虚拟电厂用户签约仪式
成果分享后,活动现场举行了东营市首家虚拟电厂用户签约仪式。多家重点用能企业与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东营地区虚拟电厂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技术交流会成果丰硕,为东营地区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全省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与会代表普遍反映加深了对虚拟电厂技术的理解,并建立了宝贵的合作联系。展望未来,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密围绕“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平台服务,携手各会员企业共同探索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而努力奋斗。(记者 任冲)